2011 徵文:我從期刊投稿中所學到的事情 第一名 by 黃佳欣

我的期刊投稿經驗談
黃佳欣
台灣大學昆蟲系暨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
投稿經歷: SCI 期刊昆蟲學領域
做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經常是透過問一個問題而開始,問了問題就會開始找答案,透過文獻推敲出可能的答案而設立假說,接著就是著手做實驗來驗證,這是廣為人知的科學發現所經過的正常程序或是過程。但是,這種合理的邏輯在實際寫作的過程中,有的時候要倒著來做,也就是根據結果來想一個問題,接著再來討論這個答案與其他研究的關聯性。這是我在期刊投稿的過程中所學到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因此寫在前面分享給同在研究道路上努力的研究生們。

絕大部分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需要實驗數據(data)來架構文章的故事,也就是催狂魔日復一日耳提面命的事,苦情研究生們必須焚膏繼晷地打拼。不過有了初步的實驗數據,投稿的事情就會開始有點起色,也就是離拿到學位的終點更接近一些。我第一篇研究的初步實驗結果有部分跟預期不符,還出現不在預料中的結果,苦查文獻多日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於是修改了路線繼續開拓新方向;經過幾個月之後,出現一篇新的研究跟我先前非預期的結果有相似之處,當下感覺天邊出現一道曙光,仔細研讀了該篇研究以及其引用的相關文獻,準備開始來寫。

剛開始我跟老闆討論想試試投稿到昆蟲學領域前五名的期刊。寫完投出,三振出局。拒絕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結果跟討論的邏輯不順暢以及被要求增加實驗,「英文不好」也是被點到名。當時我正在國外執行千里馬計畫,實在沒有辦法再多做實驗,於是改投是比較好的方式。初次投稿被拒絕,讀完審稿委員的意見後,我索性在接下來的一整個月都沒有再打開檔案。隔了一段時間從新來檢視自己的文章,我從審稿委員所提出的意見挖掘自己文章的缺失,我接下來的作法是將手上所有的實驗結果的圖分別做成單張的投影片並且列印出來,把他們攤在桌上,問自己這些結果到底可以回答什麼問題;最後是刪掉一個圖跟重寫全部的討論。然後,我改投到目前被接受的期刊。在這次的投稿經驗中,我從被拒絕中學習到寶貴的經驗,以下是我的心得分享。

不甘願而寫太多」是第一個我犯的錯誤。在做實驗與動筆之前,曾經讀過了不少的相關文獻,當開始寫前言的部分,就只想把讀到的東西都寫進去文章裡,結果就是被老闆大筆一揮,刪掉了一大半!另外,手上擁有的實驗數據都不願意捨棄,一心只想要全部塞到文章裡,以為可以讓文章看起來夠份量,實際上如果放了沒有連貫性的實驗結果,反而會被審稿委員認為是不完整而漏洞百出。寫學術性的文章需要注重的部分是「邏輯性」以及「重點式」,學問浩瀚如大海,但是缺乏有系統的歸納與提要,就像是滿天金條要拿沒半條,他人是無法從文章中得到作者想傳達的概念。

實驗數據能夠回答什麼問題?」是第二件我剛開始沒有搞懂的地方。平常在閱讀學術文章的格式是從前言到討論,自然地就想要按照這樣的順序開始寫作。這樣可能會犯下一個嚴重的錯誤:前言與結果就像是牛頭跟馬嘴,根本對不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發生呢?我想是因為科學的本質沒有絕對性,也就是做實驗前有一個預想的答案,但是實驗結果經常不會完全符合預期,每次的實驗結果都屬於獨立事件,並無法正確預測。因此,我犯的錯誤就是沒有在動筆前先考慮手上擁有的數據結果是否可以回答原本要問的問題本身,以致結果並沒有充分地回答前言所問的問題。

是結果還是討論」我都傻傻分不清楚。「結果」應著重在把數據文字化,力求清楚描述,並且要引導讀者去閱讀數據的意義與重要性。比較好的方式可以將圖表放在旁邊,直接對照已寫出想要傳達的訊息。但是我自己犯了錯誤是容易將結果的論述過度延伸而變成像是在討論的段落。而「討論」則是在於把結果裡面重要的發現或不符合預期的部分,盡可能找文獻來闡述論點以說服讀者;另外也可以針對這項研究如何延伸與應用來作討論。

再來談「選擇期刊」的想法,我個人的淺見是投稿到相關領域排名前面的期刊為首要選擇。我們應該要有信心認為台灣的研究並不會輸給國外,我們也能夠投到好期刊。而前提是了解標的期刊的特性,所謂特性包括「收錄的主題」及「結果(圖表)的數量」為主。平常我就養成固定瀏覽與閱讀相關領域的特定幾本期刊,透過直接訂閱e-mail收到每一期的內容,非常容易!這是培養認識期刊特性的重要一步。當對於想要投的期刊有了基本認識,除了可以知道目前的研究主題是否會受到主編的青睞,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做實驗的時候可以提醒自己目前研究成果的質量是否已經達到該期刊的規格,同時能夠讓實驗的設計與操作更有效率!

至於「寫作順序」,我目前的心得是: 做圖表→結果→討論→前言→摘要,材料與方法選在腦袋卡住的時候。圖表是一整篇文章的基礎,整篇故事應該從完成的圖表結果來思考,包括這些數據到底跟原本的假說是否相關,或是要發展成另一個故事,討論的部分需要去找哪方面的文獻提供佐證。前言的部分我比較建議是等到後來再寫,因為前言是要為整篇研究提供一個開場,在完成結果與討論後,在心中自然就會有了一個譜,反而更能夠寫出流暢且富邏輯的開場介紹。

準備好投稿前,還要記得寫一封給「主編輯的信」。內容需要提到這篇研究的重要性與適合發表在該期刊上,這讓主編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了解這篇研究,決定是否讓文章繼續被審查,或是快速地拒絕,以節省往返的時間。另外,也能夠向主編輯推薦審稿委員的人選,減輕主編輯的工作量;或是不希望被某些研究人員審稿的建議,以避開競爭對手。

目前的期刊審稿制度為「同儕評審」(peer review),而主動「推薦審稿人選」對於投稿時有某種程度上的幫助。除了直接寫信給主編輯,目前有些期刊的線上投稿流程中也會詢問是否有推薦的審稿人選。主動地向主編輯推薦審稿人選一來是讓文章能夠被合適的人選來審閱,提供正面且合理的意見,二來是能夠大概掌握到被誰審閱,如果不幸被拒絕,改投的時候也許可以避開再次被審閱。推薦的人選建議是已認識的國外學者,或是該領域中有聲望且長期關注相關議題的專家學者。選擇自己認識的審稿者,好處在於他們給的意見通常較為正面且能夠提升研究內容的品質,通常不會只有負面的評語。選擇該領域的專家,是因為他們對於研究領域有深入了解,提出的意見通常一針見血,當收到他們的審稿意見會較為有收穫,即使運氣不佳被拒絕,專家的寶貴意見也能夠修正自己文章的缺失,替再投或改投都有加分效果!我認為審查意見是一種很直接也很快速的學習,不僅是在文章寫作上,甚至更懂得怎麼去注意研究上的細節與邏輯推導。

回覆審查意見絕大部分是傾向接受審稿委員的建議。但是如果有不同論點時,應該找尋文獻以做出回應,只要回答的合理,則很有機會被主編輯或是審稿委員接受。
投稿是做研究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沒有將努力做出來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上,這些努力就像是泡沫,也會失去價值。而且,學術研究的環境,文章發表數量與質量也關係著研究人才的去留與未來,因此需要認真去學習怎麼寫得好寫得快。我目前也還在努力適應與學習,希望以上的經驗談能夠帶給其他研究生們在未來投稿過程一些概念上的認識。

標籤: ,